
推動未來食品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前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總監David Acheson博士在國際食品保護協會開幕會上向觀眾提問道:“品牌保護是未來食品安全的主要驅動力嗎?或者當食品安全管理變得更加有力更加規范時,法律法規遵從性會成為食品安全的主要驅動力嗎?
他向利益相關者傳遞的信息是:我們需要規劃,從而做出改變,而不要面臨食源性疾病的災難。
食品生產商們需要對食品安全問題提前做出規劃,而不應該在食源性疾病爆發時才開始采取新的生產流程和管理規定,因為當食品安全問題出現后,公司可能無法度過這一危機。
Acheson稱,如果消費者下定決心不喜歡你的生產流程,那么即使沒有食品安全的問題,一家公司也可能會走向破產。食品生產商需要加強其食品 安全文化建設,明白風險在哪里,怎樣去緩和它。他提醒食品生產商不要單純靠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來推動其食品安全計劃。公司必須要注意供應鏈的風險,確保 供應商提供的貨物的安全性。同時接受新技術,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也很重要,作為一個食品生產商,要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Acheson要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對食品產業里好的行為做出獎勵,構建一個和諧的監管體系。本地、州和聯邦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需要通力協作。
另外Acheson還說,國會應該要去主動了解食品產業,除去食品安全中的政治因素,構建一個簡單的、純粹的食品安全機構。
消費者在食品安全中扮演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他說消費者希望食品是零風險,但是他們必須要學會接受食品總會存在一定風險。消費者需要對他們所能控制的事情負責,對新技術不要有偏見,通過良好的購買習慣對食品安全產生積極影響。
最后,Acheson呼吁所有利益相關者要接受食品總會有安全風險這個事實,并且形成一個對能夠節約成本和降低風險的技術改進進行獎勵的文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