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国语对白刺激精品视频,亚洲激情网站,国内偷窥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行業新聞>養豬戶兩不誤 代銷飼料增收入

養豬戶兩不誤 代銷飼料增收入

作者:孫成民 來源:大眾網-農村大眾

農村大眾報莒南訊 (記者孫成民)“在農村,以前把能干活的農民叫勞力,因為那時農民干的都是體力活,干活要用力氣。現在這個叫法越來越不準確了。”王洪車說,上級提倡農民 要成為新型農民,他覺得新型農民一個最基本的特點,就是不再僅僅依靠出大力、出苦力,而是多動腦筋,多看市場。

王洪車今年46歲,是莒南縣洙邊鎮王野疃村農民。他用自己30多年的干活經歷,解釋部分農民這些年來的變化。

“我不到16歲就下地干活。”王洪車說,那時只知多出力,多出力,莊稼就長得好,收成就好,就能多賣糧多收入。到了20來歲,覺得地里收入實在 是太少了,就跑到縣城干建筑,一個月掙二三百元,比種地收入高多了。結婚后,種地、打工兩不誤,一年家庭收入從過萬元最后提高到四五萬元。一年有四五萬元 的收入,這讓他很知足:“一個農民家庭,有了這些收入,吃穿不愁。”

過了40歲,王洪車對自己越來越不滿意。種地,出大力;干建筑,出苦力。可不管怎樣出大力、苦力,收入基本到頂了。2010年春天,他決定換種掙錢的辦法。他投資建起個小型養豬場,存欄110頭。“剛開始不能建大型的,要靠滾動發展。”他說。

養豬,就需要買飼料。在一次次買飼料過程中,他發現商機:飼料生產企業沒法將飼料直接送到養豬戶家中,這需要個中間環節。2011年,他與兩家知名飼料生產企業聯系,成為其代銷者。周圍村養豬戶需要什么樣的飼料,一個電話打過來,他直接把飼料送上門,并給扛進屋里。

近兩年,生豬價格低迷,當地絕大多數養豬戶在微利甚至虧損的情況下苦撐,王洪車卻沒從中感受到太大壓力。2013年,他靠母豬自繁自育,出欄生 豬120頭,掙了3萬元。“土雜豬最低的賣到5.3元一斤,這個價格,大型養豬場一頭要賠二三百元,我卻能保本。”他解釋說,自繁自育省去購買仔豬的成 本,自己代銷飼料又省去了一塊中間差價。

感受不到太大壓力,更重要的是有代銷飼料奠底。“豬價有高有低,這是市場規律。”王洪車說,代銷飼料卻是有穩定的收入。代銷一噸飼料,約能掙100元錢,他去年代銷了500噸,掙了5萬元。

王洪車下一步重點發展飼料代銷。“我們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養豬,養豬就需要買飼料,這可是個大市場。”他的目標是最快把代銷量提高到每月100噸,代銷飼料月收入過萬元。“代銷量越大,在價格方面與廠家談判時就越有優勢,代銷利潤就越高。”他說。